,全世界看着一个在竞选期间掀起无数波涛、几乎口无遮拦的地产大亨登上了全世界最有权力国家总统的位置。那天是星期五,是一个同时充满节庆与动荡气氛週末的开端,只是没人料到週末还没结束,新的一波巨浪又从白宫涌了出来。
週六晚间,新任白宫发言人史派瑟(Sean Spicer)将原先排定于週一的第一次正式记者会提前了两天,无视空拍照片证据或是专家的数据推测,逕自宣称「这是历来参与人数最盛大的就职典礼」,并将「低报了人数」的各家媒体骂了一顿。事情还没结束。隔天一早,担任川普竞选期间竞选经理的凯莉安.康威(Kellyanne Conway)在NBC《会见新闻界》(Meet the Press)的访问中,被主持人问到对前晚记者会的回应时,这样回答:「让我们别这幺大惊小怪,史派瑟只是给出了一个『另类事实』。」
▶▶有影有真相:康威回应谈到「另类现实」时的访问片段
让我们将这个情况再重新描述一次:
新任总统顾问康威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所製作、全球播映史上最长寿的节目中(已开播七十年),将白宫发言人毫无事实根据的「谬误」(falsehood,谎言)公开说成是「另类事实」(alternative facts,替代事实、选择性的事实)。
这样一提,就算不是美国公民,也可以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何在。新的一週还没开始,「另类事实」这个听起来理性、专业,彷彿加来道雄会在解释多次元时空时用上的词彙,便成了全美国讨论的话题。
另类事实不是事实,它其实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这种「委婉」(euphemism)的修辞在乔治.欧威尔的反乌托邦经典《一九八四》中被发挥到淋漓尽致,是塑造书中整个诡异世界的语言根基。在康威的访问播出之后,整个社交网路迅速地对这种欧威尔式的(Orwellian)用语做出反应,嘲讽、担忧,甚且将此抓来当笑柄。有趣的是,受到大量讨论的影响,《一九八四》于亚马逊上的销量于当週爆增将近十倍,空降畅销排行榜第一名。
从出版的角度来说,姑且不论人们是因为出于好奇或是恐惧,这个现象其实还是延续了去年大选期间,出版零售界以议题为主轴的销售趋势。而随着《一九八四》突起,同类型的反乌托邦小说多少也受到带动,独立出版社《电子文学》(Electric Literature)和《哈芬登邮报》便分别列出受此波浪潮带起销量的反乌托邦小说以及相关议题书籍,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委婉语并不少见,语言有其活性,总是随着社会的潮流以及人们内心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其形态与内涵。以政治讽刺着称的美国喜剧大师乔治.卡林(George Carlin)将这种委婉的说词称为「软式语言」(soft language),是他最痛恨的事物之一,因为那代表着人们对事实的软弱以及思考上的退化。
但即使我们不论卡林的个人意见,也不论「委婉」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本身有多中性,当带有总统顾问身份的康威以这样的态度回答关于政府诚信以及失言的议题时,她的委婉便给人一种试图扭曲、欺瞒的狡辩感觉。而也正是这样的语境脉络,让着名书评家角谷美智子忍不住在纽约时报上告诉我们,为什幺《一九八四》必须进到每个人的2017年书单之中。
欧威尔笔下那个由老大哥所掌控、因着语言的改变而逐渐演化到「无法表述自身真正想法」的可怕世界中,有新语(Newspeak)和旧语(Oldspeak)的分别。新语是唯一一种会不断消减词彙的语言,它削减意义、真实,直到旧语(在新语之前所使用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语言)被完全取代。在新语当中,「好」(good)这个字指的是「喜欢老大哥」,「坏」(bad)这个字则消失了,由「不好」(ungood)取代。
要嘛你喜欢老大哥,要嘛你不喜欢老大哥。要嘛你认同川普的就职典礼史上最盛大,要嘛你「选择」不认同──但不认同并不表示那个资讯是错的。
真是非常有道理。
倚靠着人民对现今媒体不信任感而胜选的川普阵营,就职不过满月,非但没有解构他所反对的媒体霸位,反而从另一个角度加强了自身的,想来多少觉得有些讽刺和无奈。
反过来想,今天我们能够讨论《一九八四》爆增的销量及其后的脉落,是因为我们拥有适当的空间和语言,但是真正让人心惊的是,还有多少人没有读过《一九八四》、并对那颗可能即将撞上我们的慧星一无所知、甚至拒绝承认呢?对他们来说《一九八四》真的只是一篇小说,而史派瑟所说的就真的只是一种另类事实,不信拉倒。
《一九八四》等反乌托邦小说读来令人过瘾、警戒,但在此刻,这类小说大卖多少让人感到有些不安。虽然现在就将美国的未来定调为「欧威尔主义」未免太早,往好处想,至少人们正试图以阅读的方式积极地了解、讨论自己所身处的社会。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将那些故事保持在书里吧。